粉罗犹有残红透。
意思:粉罗还有残红透。
出自作者[宋]李石才的《一箩金/蝶恋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词的开头,就以一种极为生动传神的笔法,描绘出了武陵春色的美景,词人用“浓如酒”来形容春色的醇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而“游冶才郎,初试花间手”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这种美妙的春色中的人物形象,那大概是词人心中理想的伴侣,一个风流才子,正悠然自得地在花间游玩,轻轻松松地施展他的艺术手腕。这两句把人物形象与环境、与词人的心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绛蜡烛残人静后,眉峰便作伤春皱”,写词人独自醒悟,回忆起刚才的一切,心头不禁涌起淡淡的忧愁。这两句表面上是说残烛摇曳着室内的光亮,在周围静悄悄的,只有自己归来。而自己却因伤春而紧锁双眉。这“眉峰作伤春皱”,既是伤春又是自伤。
下片则写春天的短暂和风狂雨骤。
“一霎风狂和雨骤”,词人描绘出一种自然的气象,但其中也融入了她的主观感受。接着以“柳嫩花柔”反衬“一霎风狂和雨骤”而一柔一刚,刚柔相衬,突出了春天的可贵和易逝。最后以“浑不禁僝僽。明日余香知在否?粉罗犹有残红透。”作结,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娇弱的花儿的怜悯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词人对于青春易逝的慨叹。“粉罗犹有残红透”一句更是满含了对于春天的怀念与留恋。
这首词写景如画,语言优美清新,尤其是词中运用了大量富有色彩的描写,更让整首词显得生机盎然。同时,整首词的基调又充满了伤感之情,这似乎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停留的淡淡哀怨。这种写法既符合作者对词境的追求,也符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相关句子
- 犹有号咷。-- 出自《悼离赠妹诗二首 二》作者:[魏晋]左思
- 犹有春。-- 出自《河传 戊戌岁暮,吴中客楼夜思》作者:[元]邵亨贞
- 犹有春。-- 出自《河传 戊戌岁暮,吴中客楼夜思》作者:[元]邵亨贞
- 犹有。-- 出自《角招》作者:[宋]姜夔
- 犹有解歌人。-- 出自《菩萨蛮·清词丽句前朝曲》作者:[宋]陈师道
- 犹有啼痕在。-- 出自《菩萨蛮·山头翠树调莺舌》作者:[宋]程垓
- 道是残红何足惜,後来并恐没残红。-- 出自《风花》作者:[宋]杨万里
- 剔残红灺。-- 出自《女冠子 元夕》作者:[宋]蒋捷
- 怨残红。-- 出自《八六子·怨残红》作者:[宋]杨缵
- 残红少。-- 出自《忆秦娥 春归》作者:[清]徐灿
- 飘落残红。-- 出自《画堂春·荷花含笑调薰风》作者:[宋]沈瀛
- 退残红。-- 出自《江梅引·黄裳元吉纵金风》作者:[元]王吉昌
- 扬残红。--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 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作者:[宋]谢逸
- 断送残红。-- 出自《浪淘沙·昨夜雨兼风》作者:[宋]李曾伯
- 风微透。-- 出自《点绛唇·丝蕊垂垂》作者:[宋]王十朋
- 博山银叶透。-- 出自《菩萨蛮·黄姑青女交相忌》作者:[宋]侯置
- 紫电透玲珑。--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陈朴
- 金鼎蟾光透。-- 出自《梧桐树 原作 ,疑误》作者:[元]牧常晁
- 彻骨熏香透。-- 出自《清平乐 咏水仙花》作者:[元]白朴
- 帘幕香风透。-- 出自《点绛唇·祝寿筵开》作者:[宋]姜夔
- 银箭透窗纱。-- 出自《越溪春》作者:[宋]欧阳修
- 透。-- 出自《苗而秀/采桑子》作者:[宋]贺铸
- 透昆仑,日月-- 出自《原失调名》作者:[元]王哲
- 阳气透苍天。-- 出自《浪淘沙 火里生莲》作者:[元]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