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热》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意思:金流玉或什么奇怪,鸟被鱼烂为可悲。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秋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是一首描绘生活艰辛和自然灾害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段描绘了火势凶猛,摧毁一切的场景,而屋窄无所逃吾骸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接着描述了诗人如何在狭小的空间中,利用竹子、松栎等材料,搭建起简陋的屋檐,以便能够安坐。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勇气。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描述了季节性的自然灾害,如愆阳陵秋更暴横,金流玉熠等,这些自然灾害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那时他能够自由地读书,不受外界干扰。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 最后一段,诗人描述了半夜突然降临的西风,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虽然帘窗幕户可能会感到冷意,但诗人仍然担心霰雪会寻来。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自然灾害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西风忽送中夜湿,六合一气窑新开。
帘窗幕户便防冷,且恐霰雪相寻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金流

    读音:jīn liú

    繁体字:金流

    意思:
     1.水流的美称。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迺造南中,渡炎洲,迳玉涧,越金流。”
     
     2.《庄子•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谓大旱

  • 何足

    读音:hé zú

    繁体字:何足

    意思:犹言哪里值得。
      ▶《史记•秦本纪》:“﹝百里傒﹞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颖心怆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明·李贽《复夏道甫》

  • 怪鸟

    读音:guài niǎo

    繁体字:怪鳥

    意思:(怪鸟,怪鸟)

     1.奇异的鸟。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
      ▶唐·韩愈《永贞行》:

  • 焚鱼

    读音:fén yú

    繁体字:焚魚

    意思:(焚鱼,焚鱼)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

  • 可哀

    读音:kě āi

    繁体字:可哀

    英语:miserably

    意思:
     1.令人悲痛。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2.可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