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 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

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

意思: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藓。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和梅公仪琴高鱼同圣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意盎然的画面。三月,正是江南繁花盛开的季节,溪水弯弯曲曲,青苔绿意盎然,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琴高”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据说他在水中得道成仙。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深深留恋。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琴高已经离去,但他的仙踪却依然留在溪水中,让渔人猜测和追寻。 接下来的两句“琴高一去无踪迹,枉是渔人尚见猜”,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琴高离去,他的踪迹已经无处可寻,这使得渔人感到疑惑和猜测。这里诗人似乎在暗示,我们应该像琴高一样,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不要被世俗的束缚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春色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丰富,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江南花乱开,青溪曲曲水如苔。
琴高一去无踪迹,枉是渔人尚见猜。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青溪

    读音:qīng xī

    繁体字:青溪

    意思:(参见青谿)
    亦作“青谿”。
     
     1.碧绿的溪水。
      ▶唐·杜甫《万丈潭》诗:“青溪含冥寞,神物有显晦。”
      ▶唐·卢鸿一《嵩山十志•樾馆》诗:“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曲曲

    读音:qū qū

    繁体字:曲曲

    意思:
     1.弯曲。
      ▶宋·陈师道《寓目》诗:“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曲水

    读音:qǔ shuǐ

    繁体字:曲水

    英语:Qushui River

    意思: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