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人斜》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

意思:草著愁烟似乎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宫人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作者通过描绘草的形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 首先,诗中的“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草的形象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哀怨。这里的“愁烟”和“不春”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而“晚莺哀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将鸟儿的哀鸣与诗人的愁苦联系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接下来,“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昭君与草的形象,表达了对草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里,“埋香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无助,而“胜过昭君作虏尘”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谴责。 从整体来看,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草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
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哀怨

    读音:āi yuàn

    繁体字:哀怨

    英语:plaintive

    意思:悲伤怨恨。
      ▶晋·石崇《<王明君辞>序》:“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
      ▶唐·魏璀《湘灵鼓瑟》诗:“瑶瑟多哀怨,朱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愁烟

    读音:chóu yān

    繁体字:愁煙

    意思:(愁烟,愁烟)
    惨淡的烟波。诗人以其易于勾起愁思故称。
      ▶唐·陆龟蒙《问吴宫辞》:“霜氛重兮孤榜晓,远树扶苏兮愁烟悄眇,欲摭愁烟兮问故基,又恐愁烟兮推白鸟。”
     

  • 春晚

    读音:chūn wǎn

    繁体字:春晚

    意思:犹春暮。
      ▶唐·张彦胜《露赋》:“昔时春晚,拂杨柳于南津;今日秋深,落芙蓉于北渚。”
      ▶宋·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