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 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

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

意思:我用比喻易卜生作品。

出自作者[现代]陈寅恪的《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

全文创作背景

陈寅恪的《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是在他游览挪威期间创作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挪威自然风光和文化的赞美,以及对易卜生这位著名挪威作家的敬仰。易卜生是挪威的国宝级作家,他的作品对社会问题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陈寅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游览易卜生墓时,陈寅恪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易卜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游十日饱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
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
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
(挪威女郎多衣绣衣一袭,所谓国妆是也。
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
)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
(墓碑上刻有大槌一具。
作者介绍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关键词解释

  • 易卜

    读音:yì bǔ

    繁体字:易蔔

    意思:据《易》理卜筮之术。
      ▶《汉书•刘歆传》:“天下唯有《易》卜,未有它书。”
      ▶《晋书•艺术传•杜不愆》:“少就外祖郭璞学《易》卜,屡有验。”

  • 作品

    读音:zuò pǐn

    繁体字:作品

    短语:

    英语:works (of art)

    意思:指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品。
      ▶鲁迅《集外集拾遗•<木刻纪程>告白》:“本集全仗国内

  • 生作

    读音:shēng zuò

    繁体字:生作

    意思:犹蛮干。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岂有此理!这事可是蛮来生作得的!”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姐姐,这便算蛮来生作?”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