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黄梅五祖寺》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意思:攀登访灵异,礼拜见知道前世因缘。

出自作者[明]林鸿的《宿黄梅五祖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对佛祖说法的场所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智慧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首联“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描绘了佛祖说法的场所的庄严和神圣,与天界相邻,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描述了佛殿历经浩劫而不变,佛殿中留有佛祖的真身,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永恒和神秘。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表达了诗人渴望探索佛祖的灵异,了解自己的前世因缘。 “地远泉石怪,人闲猿鸟驯。”描述了佛祖说法的场所的自然环境,泉水怪石,猿鸟驯服,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松杉覆盖窗户,湿竹清新衣巾,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描述了佛祖说法的场所的花雨和天香,表现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最后,“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表达了诗人对脱离世俗生活的渴望,希望与僧人缁锡亲近,追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佛祖说法的场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心灵的净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
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地远泉石怪,人闲猿鸟驯。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
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
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
作者介绍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关键词解释

  • 宿因

    引用解释

    佛教语。前世的因缘。《华严经》卷七五:“宿因无失坏,今受此果报。” 宋 陆游 《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 瞿曇 问宿因。” 明 林鸿 《宿黄梅五祖寺》诗:“登攀访灵异,礼謁知宿因。”

    读音:sù yīn

  • 登攀

    读音:dēng pān

    繁体字:登攀

    英语:climb

    意思:
     1.攀援登高。
      ▶南朝·宋·鲍照《咏萧史》:“火粒愿排弃,霞雾好登攀。”
      ▶唐·杜牧《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 灵异

    读音:líng yì

    繁体字:靈異

    英语:strange

    意思:(灵异,灵异)

     1.神灵。
      ▶《文选•谢朓<游敬亭山>诗》:“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
      ▶李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