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后溪刘阁学》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意思:众生与佛同实践,对有定法就虚假。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上后溪刘阁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教经典《如来藏经》的,表达了对佛法无边、众生皆可受持的敬仰之情。 首联“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表达了如来藏经卷的重要性,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没有古和今,也没有成和坏,永恒存在。 颔联“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形象地描绘了经卷的广袤,可以容纳极微小的细节,展开则涵盖整个法界,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广大无边。 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众生与佛共同受持如来藏经卷,强调了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以双林示现的佛陀为例,表达了对佛法的信心和敬仰。整首诗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也表达了对佛法的传播和传承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佛法的赞美和敬仰,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来藏有大经卷,无古无今无成坏,卷这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於法界。
众生与佛同受持,谓有定法便虚假。
祗园食饱洗钵坐,何曾有意一场话。
空生强起鉴太虚,立字安名为般若。
三十二相不可著,况有卵胎并湿化。
要知人与法俱空,何须到岸筏方舍。
双林大士更周庶,来对萧翁间拍报。
于今唱颂四十九,同此经传四天下。
稽首后溪老尊宿,第一义谛最深解。
以宿誓愿悲济心,具坚固力清净戒。
父子孙曾一道场,良窳精粗大炉冶。
彩衣堂上春融融,后先十日{奭斗

关键词解释

  • 定法

    读音:dìng fǎ

    繁体字:定法

    意思:
     1.制定法令、法规、办法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孔丛子•记问》:“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成矣。”<

  • 众生

    读音:zhòng shēng

    繁体字:眾生

    短语:万众 民众 群众 大众 公众

    英语:mouse and man

    意思:(众生,众生)

     1.泛指人和一

  • 虚假

    读音:xū jiǎ

    繁体字:虛假

    短语:伪 虚 伪善 假 赝 冒牌 搀假

    英语:(adj) false; untrue

    意思:(虚假,虚假)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