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台》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意思:东南落大海,西北压胡尘。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金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通过对历史上多个时期和事件进行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强国功业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分别对应着瀛海的控制和胡尘的压制。这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疆域和军事力量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接着,诗中引用了多个历史事件,如周朝的辅政、秦朝的统治、子丹养士、昭王礼贤下士、齐国的入仕、梁邦的来客等。这些事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描绘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强国功业的赞美。自古以来,燕国就以好士著称,这也是强国之道。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强调了强国尚功勋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召公辅政、文侯方用秦、郭生礼贤下士等,这些典故和比喻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通过对多个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强国功业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强国之道的高度赞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召公上辅周,文侯方用秦。
子丹养君子,不惜如花人。
昭王礼郭生,崇台悬黄金。
齐方入驺衍,梁邦来剧辛。
从来燕好士,强国尚功勋。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瀛海

    读音:yíng hǎi

    繁体字:瀛海

    英语:the sea

    意思:大海。
      ▶汉·王充《论衡•谈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
      ▶宋·贺铸《海月谣》词:“楼平叠巘。瞰瀛海、波三面。”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西北

    读音:xī běi

    繁体字:西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northwest

    意思:
     1.方位名。介于西、北之间。
      ▶《左传•定公十年》:“

  • 海西

    读音:hǎi xī

    繁体字:海西

    意思:
     1.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奄蔡·黎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海西。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

  • 胡尘

    读音:hú chén

    繁体字:衚塵

    意思:(胡尘,胡尘)

     1.胡地的尘沙。
      ▶北周·庾信《王昭君》诗:“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
      ▶明·梁辰鱼《拟出塞》曲:“有崎岖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