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金台》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召公上辅周,文侯方用秦。
子丹养君子,不惜如花人。
昭王礼郭生,崇台悬黄金。
齐方入驺衍,梁邦来剧辛。
从来燕好士,强国尚功勋。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通过对历史上多个时期和事件进行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强国功业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分别对应着瀛海的控制和胡尘的压制。这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疆域和军事力量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切。 接着,诗中引用了多个历史事件,如周朝的辅政、秦朝的统治、子丹养士、昭王礼贤下士、齐国的入仕、梁邦的来客等。这些事件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在描绘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强国功业的赞美。自古以来,燕国就以好士著称,这也是强国之道。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强调了强国尚功勋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召公辅政、文侯方用秦、郭生礼贤下士等,这些典故和比喻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篇,通过对多个历史事件的描绘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强国功业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强国之道的高度赞扬。
下一首
《宫词》
诗词关键字: 瀛海 功勋 强国
相关诗词
  • 1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2
    [唐]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 3
    [唐]
    四十九变化。
    一十三死生。
    翕忽玄黄里。
    驱驰风雨情。
    是非纷妄作。
    宠辱坐相惊。
    至人独幽鉴。
    窈窕随昏明。
    咫尺山河道。
    轩窗日月庭。
    别离焉足问。
    悲乐固能并。
    我辈何为尔。
    栖皇犹未平。
    金台可攀陟。
    宝界绝将迎。
    户牖观天地。
    阶基上杳冥。
    自超三界乐。
    安知万里征。
    中国要荒内。
    人寰宇宙荣。
    弦望如朝夕。
    宁嗟蜀道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