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陈孺人》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

意思:先从穿衣服隐藏,舂工具也同操。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陈孺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不但鸿高节,鸿发节更高。》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高尚品行的赞美。 首句“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穿着朴素的衣服,而且与常人一样使用舂具,这体现了他们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性格。隐士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舂具亦同操”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他们不避繁忙的家务,也不避农事劳动,这体现了他们的勤劳和朴实。这种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们的自给自足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不但鸿高节”中的“鸿”指的是鸿雁,是一种高洁的禽鸟,象征着隐逸者的高尚品行。这句诗表达了隐士们不仅具有高尚的节操,而且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更加高尚。他们不受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理,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鸿发节更高”中的“鸿发”指的是鸿雁的羽毛,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这句诗表达了隐士们的品行和精神更加高尚,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高尚的道德和纯洁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高尚品行的赞美。诗人通过隐士的形象,传达了对自由、真理和道德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类精神自由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隐衣先自着,舂具亦同操。
不但鸿高节,鸿发节更高。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先自

    读音:xiān zì

    繁体字:先自

    意思:先已;本已。
      ▶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唐·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二三:“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 同操

    引用解释

    1.同样行事。 汉 王充 《论衡·顺鼓》:“盗贼之发,与此同操。”

    2.指有同样志行的人,犹同道。 宋 王令 《答束徽之索诗》诗:“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

    读音:tóng cā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