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鹤年》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意思:东汉已编入《高士传》,西方并背诵美人诗。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寄鹤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是一首描绘诗人漂泊生涯和怀旧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栖身之所、遗经旧学、故国之思、秋风鸿雁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首联“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诗人描绘了他在简陋的屋舍中暂且栖身,怀抱遗留的经书,漂泊在海边。这一联通过描绘居住环境和随身携带的经书,展现了诗人艰难的漂泊生涯和深厚的学识素养。 颔联“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诗人提到东汉时期已经编写的《高士传》,以及西方仍然传诵的美丽诗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这一联通过引用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关注。 颈联“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诗人描述自己年老体衰,四处漂泊如同蓬草一般无依,对故国和家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如同看到黍离之悲。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揭示了漂泊生涯中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鸿雁的叫声,进一步表达了对故国和家园的思念之情。这一联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漂泊生涯、怀旧情感、历史思考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
天末秋风正潇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东汉

    读音:dōng hàn

    繁体字:東漢

    英语:the Eastern Han Dynasy

    意思:(东汉,东汉)
    朝代名。自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起至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公元

  • 西方

    读音:xī fāng

    繁体字:西方

    短语:西部

    英语:the West

    意思:
     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

  • 诵美

    读音:sòng měi

    繁体字:誦美

    意思:(诵美,诵美)

     1.颂扬美德。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且排凤阙以高游,开爵园而广宴,并命在位,展诗发志,则夫诵美有章,陈信无愧者欤!”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