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
意思:方丈前万丈深谷,但到牢关柱杖子。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泐潭乾和尚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禅宗中追求的“平常心”的。诗中描绘了南泉和尚、赵州和尚、泐潭道人等禅师的形象,他们以平常心看待世界,不受外界干扰,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这两句表达了南泉和尚的超脱和智慧,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世俗所困扰,因此能够“眨得眼”。而庵内的人却无法看到庵外的世界,说明他们被世俗所困,无法达到禅师的境界。
“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赵州和尚虽然也有智慧,但仍然需要不断地修行和担负,才能保持自己的稳定和清醒。这也说明了禅修的艰难和需要不断的努力。
“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这两句描绘了禅师面对的世界,就像方丈前的一座万仞深坑,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是,只要有了牢关柱杖子,就能够克服困难,到达目的地。这表达了禅师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最后,“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这两句表达了禅师的境界,他们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不受外界干扰,像镜子一样反映真实的世界,像石头一样坚定不移。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禅宗中追求的“平常心”,表达了禅师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毅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世俗所困扰,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