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燕支寄杜位》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意思:燕支山西酒泉路,北风吹沙卷白草。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过燕支寄杜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北边塞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中的“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塞的荒凉景象。燕支山,据考证是祁连山的一段,酒泉是古代河西走廊的一座城市,这里经常有狂风卷起沙尘,白草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植物,在这里被北风吹卷得漫天飞舞,生动地描绘出西北边塞的荒凉和艰苦。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是诗人的故乡,他遥望长安,只见日光照射,却不见远方的亲友,不禁感到老去。这里的“忆君”指的是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不见”则表达了无法相见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西北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如“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等,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佳作,通过对西北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酒泉

    读音:jiǔ quán

    繁体字:酒泉

    英语:Jiuquan

    意思:
     1.谓酒多如泉。
      ▶宋·范成大《约邻人至石湖》诗:“荒寒未办招君饮,且吸湖光当酒泉。”
     
     2.

  • 吹沙

    读音:chuī shā

    繁体字:吹沙

    意思:
     1.吹扬沙土。
      ▶《旧唐书•郭子仪传》:“大风遽起,吹沙拔木。”
      ▶唐·张祜《咏风》:“引笛秋临塞,吹沙夜遶城。”
      ▶《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

  • 白草

    读音:bái cǎo

    繁体字:白草

    英语:white grass

    意思:
     1.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
      ▶《汉书•西域传上•鄯善国》:“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旁国。国出玉,多葭苇、

  • 燕支

    读音:yàn zhī

    繁体字:燕支

    意思: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晋·崔豹《古今注•草木》:“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南史•齐纪下•废帝海陵王

  • 山西

    读音:shān xī

    繁体字:山西

    英语:Shanxi

    意思:
     1.山的西坡。
      ▶《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邵晋涵正义:“山西暮乃见日,故曰夕阳,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