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意思:三度为郎就白了头,一个从出守五经秋季。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时间和责任的理解,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情的诗。
首联“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多次担任郎官,岁月如梭,头发变白,以及自从被派去地方管理行政事务后已经五年春秋过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里的“为郎”和“出守”象征着诗人身份的变化和责任的加重,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颔联“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切之情。他提醒人们不要因为自己被冷落而忽视苍生之苦,暗示了自己仍然关心百姓的疾苦,愿意为他们的福祉而努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百姓福祉的关注,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颈联“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诗人用“人间岁月如流水”来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用“客舍秋风今又起”来描绘自己在客舍中感受到的秋风的萧瑟和孤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孤独的体验,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困惑。
尾联“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困惑,不知道应该向谁倾诉自己的心事。这里用“江上蝉鸣空满耳”来形容自己只能听到蝉鸣,但却无人可以倾诉,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百姓的关切之情,这也是诗人作为一个文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