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无愧夜会二三君子戏呈二十八字》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

意思:蜡烛边醉脸和融酥,盏旁唱喉想贯珠。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闻无愧夜会二三君子戏呈二十八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是一首描绘夜晚场景的诗,描绘了人们在酒宴中欢聚一堂的情景。 首句“烛边醉脸拟融酥”,直接描绘出人们的醉酒之态,他们的脸庞在烛光映照下,如同融化的酥油一般,给人一种温馨而微醺的感觉。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酒宴的热烈和人们的欢乐。 “盏畔歌喉欲贯珠”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人们的歌声如同连贯的珠子一般,清脆而悠扬。这一句不仅表现了人们的欢快,也通过“贯珠”这一形象的手法,展示了酒宴的热烈和持久不息。 “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两句,诗人笔锋一转,从宴会的热闹中跳出来,想到附近的“东家”有个病人老人,他并未被邀请参加这个酒宴,但诗人想到他此刻可能感到孤独和冷清。因此,诗人通过“静披宽褐拥红炉”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老人的关心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酒宴的热闹和欢乐,同时也表达了对孤独老人的关心和安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转折,展示了他的仁爱之心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
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歌喉

    读音:gē hóu

    繁体字:歌喉

    英语:singing voice

    意思:唱歌人的嗓子。多借指歌声。
      ▶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驸马使君》诗:“何郎小妓歌喉好,严老唿为一串珠。”
      ▶宋

  • 醉脸

    读音:zuì liǎn

    繁体字:醉臉

    意思:(醉脸,醉脸)
    醉后的面色。
      ▶宋·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词:“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宋·张耒《和陈器之谢王渑池牡丹》:“御袍黄粉天

  • 贯珠

    读音:guàn zhū

    繁体字:貫珠

    英语:string of pearls

    意思:(贯珠,贯珠)

     1.成串的珍珠。
      ▶《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