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着谈丛。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着谈丛。

意思:过去一直前焚烧鲁莽草,就是现在殿后在谈丛。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次韵赵优奏良爌投赠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坚守道德原则,反对虚伪和奸诈,追求真实和公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妄念、慕鸿、谈丛、诗瓢、野史等事物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家山圣贤的坚定信仰。 首联“不留妄念着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表达了诗人对虚妄之念的摒弃,以及对真实、公正的追求。弋者是指猎人,他们追逐鸿鸟,但诗人认为,如果心中没有妄念,猎人又怎么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颔联“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着谈丛。”诗人回顾过去,曾经直言不讳,焚烧掉那些过于直白的草率文字,如今则以谈丛的形式,继续坚守道德原则。 颈联“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用诗瓢装满放言遣兴的诗句,如同野史一般,用笔钺公道地诛奸。 尾联“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诗人坚信即使在家乡长眠,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会坚定地继续前行。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和对真实、公正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山圣贤的信仰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留妄念着胸中,弋者何心更慕鸿。
畴昔直前焚戆草,即今殿后着谈丛。
放言遣兴诗瓢满,野史诛奸笔钺公。
埋骨家山百无恨,圣贤厄蔡更徂东。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畴昔

    读音:chóu xī

    繁体字:疇昔

    英语:in former times

    意思:(畴昔,畴昔)

     1.往日,从前。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 殿后

    读音:diàn hòu

    繁体字:殿後

    英语:rear guard

    意思:(殿后,殿后)

     1.行军时走在最后。
      ▶《后汉书•张宗法雄等传赞》:“张宗裨禹,敢殿后拒。

  • 直前

    引用解释

    1.径直向前。《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 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三国志·魏志·曹仁传》:“ 仁 径渡沟直前,衝入贼围。”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詬虏帅失信。” 李石曾 《无政府说》:“革命者,直前不息,勇往不倦,质言之,大千世界进化之大关键也。”

    2.太子府内官名。《陈书·胡颖传》:

  • 后着

    读音:hòu zhe

    繁体字:後著

    意思:(后着,后着)
    犹后路,退路。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四府看了稿,也明知是受了贿,替他留后着,也将就不曾究治。”

  • 谈丛

    引用解释

    1.知识的渊薮。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或擅谈丛,或称文囿。”《隋书·文学传·潘徽》:“书圃翰林之域,理窟谈丛之内,謁者所求之餘,侍医所校之逸,莫不澄 涇 辨 渭 ,拾珠弃蚌。”

    2.人众聚谈之所。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原甫对月见还不至》:“更期三五夕,静坐接谈丛。”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