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音赞》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意思:用什么叫菩萨,要救自己疼痛的,不必麻烦观音力。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观音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众生苦难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展现了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慈悲形象。诗中的“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描述了众生在生活中的种种苦难,身心受损。而“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则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求救渡的心愿。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等词句进一步描绘了世间众生的苦难,这些苦难如同火坑、刀山、猛兽和毒药一样,使人们遭受无尽的痛苦。而“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则展现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形象,即使在遭受种种苦难的情况下,呼唤观世音的人也能得到救赎,不再感到痛苦。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这句话则表达了人们应该自救自强,不能完全依赖他人的救赎。而“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则指出了众生受苦的原因,即因为身心二元对立的存在。 最后的“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则表达了如果能够达到身心不二的境界,就能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救渡众生。而“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则形象地展现了观世音菩萨救渡众生的威力。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对众生苦难的描绘和对观世音菩萨慈悲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应该自救自强、身心不二的精神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自救

    读音:zì jiù

    繁体字:自救

    短语:救急

    英语:provide for and help oneself

    意思:自己拯救自己。
      ▶《左传•桓公五年》:“苟自救也,

  • 菩萨

    读音:pú sà

    繁体字:菩薩

    短语:好人 好好先生

    英语:Bodhisattva

    意思:(菩萨,菩萨)

     1.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

  • 不烦

    读音:bù fán

    繁体字:不煩

    意思:(不烦,不烦)

     1.无须烦劳。
      ▶《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
      ▶《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

  • 观音

    读音:guān yīn

    繁体字:觀音

    英语:Kwan-yin

    意思:(观音,观音)
    即观世音。
      ▶唐时避太宗·李世民讳,省称观音。
      ▶唐·张说《观音菩萨像颂》:“我闻上古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