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绝句三首》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

意思:松柏萧森林溪水南,我只作两团庵。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绝句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幽的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画卷。 首句“松柏萧森溪水南”描绘了周围环境,以松柏的苍翠和溪水的潺潺来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萧森二字,既描绘了松柏的形态,也传达出一种静默、深远的气氛。 “道人只作两团庵”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简朴,他们以简单的茅屋为居,过着清苦的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平静和满足。 “市区收罢豚鱼税”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的生活环境,他们生活在市井之中,却能保持内心的清净,这与世俗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诗也暗示了修行者对生活的超脱和淡然。 最后,“来与弥陀共一龛”描绘了修行者对佛祖的虔诚和向往,他们虽然身处市井,但心中却向往着佛祖的世界,愿意与佛祖共享一龛。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信仰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生活,表达了对清净、虔诚、淡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修行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柏萧森溪水南,道人只作两团庵。
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弥陀共一龛。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萧森

    读音:xiāo sēn

    繁体字:蕭森

    英语:dreary and desolate

    意思:(萧森,萧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

  • 松柏

    读音:sōng bǎi

    繁体字:鬆柏

    英语:pine and cypress

    意思: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徵。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 道人

    读音:dào rén

    繁体字:道人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极高道德的人。
      ▶《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 溪水

    读音:xī shuǐ

    繁体字:溪水

    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余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桓自断后。”
      ▶唐·王建《赠华州郑大夫》诗

  • 南道

    读音:nán dào

    繁体字:南道

    意思:
     1.指南方。
      ▶《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汉·王充《论衡•言毒》:“南道名

  • 作两

    读音:zuò liǎng

    繁体字:作兩

    意思:(作两,作两)
    《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两体,故云明两作离也。”后本《易》“继明”之意,称太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