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意思:一鸣考场老书生,晚年失误一百不成。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七十翁吟七言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是一首描绘了一位老书生在科举道路上坎坷经历的诗篇。通过对这位老书生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老书生的形象,他曾有过一鸣惊人的辉煌时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晚年的生活却变得坎坷曲折,屡次失败。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位老书生的深深同情。 颔联“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藁漫草真行”,描绘了老书生的学习与创作状态。他对于过去的试卷已经忘记涂注乙,说明他对过去的成绩已经淡忘,而新写的文章也只是随便草草的写下,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这一联表达了老书生对于科举的执着,同时也揭示了科举制度下许多读书人的困境。 颈联“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诗人借对历史人物的描绘,揭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腐败。这里的“柄臣”指的是权臣崔胤,他曾逢迎时势,掌握大权,而“座主”则是古代科举考试中老师对学生的一种称谓。这一联表达了老书生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愤慨。 尾联“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诗人以樊川这个地名作为结尾,暗示了老书生即使在困境中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最终会有自己的诗名,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书生的鼓励和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书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知识分子的同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历史事件,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同时,诗人也通过老书生最终会有自己的诗名这一结局,表达了对知识分子才华的肯定和对他们未来的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藁漫草真行。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
第五阿房关许事,樊川终自有诗名。

关键词解释

  • 晚节

    读音:wǎn jié

    繁体字:晚節

    短语:小节

    英语: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意思:(晚节,晚节)

     1.晚年。

  • 蹉跎

    读音:cuō tuó

    繁体字:蹉跎

    英语:waste time; slips by with no accomplishment

    意思:
     1.失足。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

  • 场屋

    读音:chǎng wū

    繁体字:場屋

    英语:A house in the courtyard where workers rest and keep farm tools.

    意思:(场屋,场屋)

  • 老书

    指旧书或古书。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 张天翼 《畸人手记》:“三叔不顺嘴地问‘那--那--你岳老子是留学的呀?’‘从前在屋里读老书,中了经济特科。三十好几了才出洋留学。’”

    读音:lǎo shū

  • 不成

    读音:bù chéng

    繁体字:不成

    英语:won\'t do

    意思:
     1.未成年。
      ▶《左传•哀公五年》:“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杜预注:“不成,未冠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