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不辞目断传烽堠,尚忆螯持共酒觞。

不辞目断传烽堠,尚忆螯持共酒觞。

意思:不拒绝评论断传烽火台,还记得蟹持共同酒觞。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表达对过去友人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首句“去年紫塞两相望,公在齐安我武昌”直接点明两人相隔之远,身处之地,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对彼此的深深思念。第二句“秋晏车箱访流马”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景象,暗示两人分别后的时光流转。 “夜深弧矢看天狼”一句,借用射猎和天狼星的意象,表达了两人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决心。第三句“不辞目断传烽堠”描绘了两人为了彼此,不辞辛劳,不畏艰难的决心。 “尚忆螯持共酒觞”一句,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即使分隔两地,也能共享欢乐时光。 最后两句“今日区区话鹏鷃,图南应是叹榆枋”则是对两人现在生活的反思和展望。作者以鹏鸟和燕雀的比喻来形容两人的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更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过去友人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展现了深深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年紫塞两相望,公在齐安我武昌。
秋晏车箱访流马,夜深弧矢看天狼。
不辞目断传烽堠,尚忆螯持共酒觞。
今日区区话鹏鷃,图南应是叹榆枋。

关键词解释

  • 传烽

    读音:chuán fēng

    繁体字:傳烽

    意思:(传烽,传烽)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宋·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
      ▶明·陈子龙《出自蓟

  • 不辞

    读音:bù cí

    繁体字:不辭

    英语:be willing to

    意思:(不辞,不辞)

     1.不辞让;不推辞。
      ▶《庄子•天下》:“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说万物,说而不

  • 目断

    读音:mù duàn

    繁体字:目斷

    意思:(目断,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 酒觞

    读音:jiǔ shāng

    繁体字:酒觴

    意思:(酒觞,酒觞)
    犹酒杯。
      ▶闽·翁承赞《汉上登舟忆闽》诗:“久客自怜归路近,算程不怕酒觞空。”
      ▶明·何景明《寿李生父》诗:“充闾更有子,莫厌酒觞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