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仁字卷子》 见说丹台名第一,蕊章须诏侍严徐。

见说丹台名第一,蕊章须诏侍严徐。

意思:见说丹台名第一,章须诏书侍严徐蕊。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仁字卷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文昌的美丽和神秘,以及诗人的才华和地位。 首句“文昌清晓漏声疏,曾看飞泉落笔初。”描绘了文昌的清晨宁静,漏声疏落,仿佛在诉说着文昌的神秘和宁静。诗人曾观看飞泉开始落下,描绘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文昌的活力和生机。 “诗人池塘似灵运,赋传宫殿学相如。”这两句诗将诗人比作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池塘,又将他的诗赋比作汉代大赋宫殿的辞赋家司马相如。这表达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文采的追求。 “春官不下真朱点,阴注将成淡墨书。”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文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像春官一样,对文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审美,他的墨宝将如同阴注的水一样,成为淡墨书。这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见说丹台名第一,蕊章须诏侍严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抱负。他被称赞为丹台第一,他的诗赋将受到重视和传颂。他希望得到皇帝的诏令,侍奉在皇帝身边,这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昌的美丽和神秘,赞美了诗人的才华和地位,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昌清晓漏声疏,曾看飞泉落笔初。
诗人池塘似灵运,赋传宫殿学相如。
春官不下真朱点,阴注将成淡墨书。
见说丹台名第一,蕊章须诏侍严徐。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丹台

    读音:dān tái

    繁体字:丹檯

    详细释义:神仙的居所。唐?白居易?梦仙诗:『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

    造句:

  • 见说

    读音:jiàn shuō

    繁体字:見說

    意思:(见说,见说)

     1.告知,说明。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 名第

    读音:míng dì

    繁体字:名第

    意思:
     1.高第。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刘轲﹞后乃精于儒学,而肄文章,因策名第,歷任史馆。”
     
     2.科举考试中式的名次。
      ▶五代·王

  • 严徐

    读音:yán xú

    繁体字:嚴徐

    意思:(严徐,严徐)

     1.严安、徐乐的并称。
      ▶汉武帝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梁·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