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得张正字诗》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意思:把老房子底,天气寒冷人迹稀少。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得张正字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韵味的诗,它以一种淡然、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诗人以寒冷的天气和稀少的人迹来描绘老茅屋,暗示了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感受。这句诗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无法避免面对衰老和孤独。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即使是一杯酒,诗人也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这表明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而“万事已无机”则暗示诗人已经看淡了世事,不再被繁琐的事情所困扰。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这句诗描绘了岁末时塔的孤独形象,以及风吹鸦鸣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岁末的寂寥和凄凉。 最后,“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期待友人的书信,这表明他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淡然、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豁达和乐观,珍惜友情,享受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人迹

    读音:rén jì

    繁体字:人跡

    英语: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意思:(人迹,人迹)
    见“人蹟”。

    近义词: 足迹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送老

    引用解释

    1.养老;怡老。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四:“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唐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诗:“美酒 成都 堪送老,当罏仍是 卓文君 。” 宋 苏轼 《送王敏仲北使》诗:“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2.犹送终。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西游记》第三二回:“把白

  • 寒人

    读音:hán rén

    繁体字:寒人

    英语:underprivileged people

    意思:
     1.门第低微的人。
      ▶《宋书•羊欣传》:“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