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意思:文王不委屈,钓鱼竿老渭水。

出自作者[宋]汪炎昶的《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气节和出处的选择。它通过描述一个人的坚韧不屈的气节和他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赞美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 首句“气节固难量,出处已可视”表达了气节这种品质是难以估量的,而选择何时出现、何时隐藏也是一种值得观察的事情。这两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强调了气节和出处的重要性。 “一挽节致之,定非栋梁哭”进一步阐述了气节和出处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能够掌握好自己的节操,那么他一定不是池中之物,而是能够担当大任的栋梁之才。这里用“挽节”形象地表达了把握住人生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则以周文王和姜太公的典故为例,进一步强调了气节和出处的重要性。文王不拘一格地重用了姜尚,让他在渭水边垂钓时显露才华,最终成为辅佐周朝的伟大人物。这里用“渔竿老于渭”形象地表达了耐心等待和发现人才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气节和出处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要有坚韧不屈的气节,把握好人生关键时刻,并耐心等待和发现人才。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提醒人们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气节和原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气节固难量,出处已可视。
一挽节致之,定非栋梁哭。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关键词解释

  • 不亲

    读音:bù qīn

    繁体字:不親

    意思:(不亲,不亲)

     1.不亲近;不亲睦。
      ▶《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史记•楚世家》:“夫弒共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