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 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

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

意思:山居拜访老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杯。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

全文创作背景

陈三立的《庸庵同年赋诗见怀时眼中兵起先发袭击感而次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近代中国的动荡时期,诗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感受。诗中提到的“兵起”和“袭击”等词语,表明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战乱的情况。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陈三立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意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居访旧命湖航,虚过高轩欠举觞。
一水盈盈情脉脉,有人扶杖立斜阳。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高轩

    读音:gāo xuān

    繁体字:高軒

    意思:(高轩,高轩)

     1.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
      ▶《西京杂记》卷三:“﹝思贤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
      ▶《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

  • 山居

    读音:shān jū

    繁体字:山居

    英语:The mountain occupies

    意思:
     1.居住于山中。
      ▶《战国策•韩策一》:“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

  • 访旧

    读音:fǎng jiù

    繁体字:訪舊

    意思:(访旧,访旧)
    探望老朋友。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访旧半为鬼,惊唿热中肠。”
      ▶清屈大均《秣稜》诗:“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 举觞

    读音:jǔ shāng

    繁体字:舉觴

    意思:(举觞,举觞)
    举杯饮酒。
      ▶《战国策•魏策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臺。酒酣,请鲁君举觞。”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