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如瑶台阆苑,更无茅舍蓬窗。
意思:浑如瑶台阆苑,更没有茅屋蓬窗。
出自作者[宋]杨泽民的《红林擒近·轻有鹅毛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冬日美景的诗,通过对鹅毛般的大雪、琼枝玉叶的描绘,表现出冬日的美丽和纯净。
首先,诗中提到的“轻有鹅毛体,白如龙脑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轻盈和洁白,如同龙脑香一般,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接着,“琼笋缀飞桷,冰壶鉴方塘”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琼笋和冰壶都象征着冬日的纯净和清新,而“鉴方塘”则让人想象到冰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世界。
“浑如瑶台阆苑,更无茅舍蓬窗”一句,将冬日的景象比作瑶台阆苑,这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没有世俗的喧嚣和纷扰。这种描绘让人感到冬日的宁静和美好。
“画阁自有梅装,贪耍罢弹簧”两句则描绘了冬日中的生活场景,画阁中的梅花装点着环境,人们贪耍罢弹簧,享受着冬日的乐趣。
“鼓舞沽酒市,蓑笠钓鱼乡”两句描绘了冬日中的不同活动,人们或是在酒市上欢歌曼舞,或是穿着蓑笠在钓鱼乡钓鱼,这些都是冬日中的美好活动。
最后,“待乔木都冻,千山尽老,更烦玉指劝羽觞”三句描绘了冬日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人们期待着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种期待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现了冬日的美丽和纯净,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起来让人感到清新自然。
相关句子
- 阆苑瑶台风露秋。--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晏殊
- 阆苑瑶台指旧居。--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晁端礼
- 人在瑶台阆苑。-- 出自《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作者:[宋]苏轼
- 瑶台阆苑花前。-- 出自《梦游仙 鸣鹤馀音卷之五以上周泳先补丘处机》作者:[元]丘处机
- 梦后瑶台阆苑。-- 出自《西江月·独坐闲观瑞雪》作者:[宋]张抡
- 阆苑高寒。-- 出自《新雁过妆楼·阆苑高寒》作者:[宋]吴文英
- 阆苑中。-- 出自《步步高》作者:[宋]无名氏
- 阆苑瀛洲。-- 出自《行香子 词综卷二十四作北宋于真人词,历代》作者:[宋]无名氏
- 阆苑隔虹霓。-- 出自《神仙篇》作者:[南北朝]张正见
- 蕊宫阆苑。-- 出自《采莲舞》作者:[宋]史浩
- 阆苑喜新晴。-- 出自《透碧霄》作者:[宋]曹勋
- 掩映竹篱茅舍。-- 出自《清平乐·云垂平野》作者:[宋]王安石
- 茅舍疏篱。-- 出自《柳梢青·茅舍疏篱》作者:[宋]杨无咎
- 茅舍绿荫围。-- 出自《最高楼 古齐受益所居,当绣江之源,江北流》作者:[元]刘敏中
- 茅舍山前。-- 出自《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编卷七误作刘》作者:[元]张翥
- 茅舍山前。-- 出自《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编卷七误作刘》作者:[元]张翥
- 竹篱茅舍。-- 出自《锦帐春·翠竹如屏》作者:[宋]丘崈
-
茅舍寒林相映。-- 出自《霜天晓角·雨馀风劲》作者:[宋]赵师侠
- 一醉瑶台风露。--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瑶台曲。-- 出自《忆秦娥·参差玉》作者:[元]倪瓒
- 瑶台淡薄妆。-- 出自《菩萨蛮·午庭栩栩花间蝶》作者:[宋]侯置
- 疑是在瑶台。-- 出自《菩萨蛮·城阴犹有松间雪》作者:[宋]李廌
- 仙子下瑶台。-- 出自《乐语》作者:[宋]王义山
- 瑶台安可论。-- 出自《感遇·之十九》作者:[唐]陈子昂
- 可怜瑶台树。-- 出自《感遇·之三十》作者:[唐]陈子昂
- 瑶台有青鸟。-- 出自《感遇·之廿五》作者:[唐]陈子昂
- 瑶台月。-- 出自《忆秦娥·梅花发》作者:[宋]朱熹
- 瑶台空月明。-- 出自《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作者:[宋]苏轼
- 浑如梦里。-- 出自《台城路/齐天乐》作者:[宋]张炎
- 春事浑如客。-- 出自《贺新郎·春事浑如客》作者:[宋]赵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