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竹死愁方尽,莫恨秦人鞭赭山。
意思:要知道竹子死正在尽愁,不要恨秦人鞭打赭山。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题湘君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南巡的深深遗憾和哀思。
首句“怅望南巡竟不还,泪和湘雨暮斑斑”中,“怅望”表达了诗人对南巡未归的遗憾和期盼,“竟不还”则表达了对帝王生死不明的哀叹。而“泪和湘雨暮斑斑”则形象地描绘了南巡的痕迹,如泪雨般洒落在湘江之畔,令人哀伤。
“须知竹死愁方尽”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忧虑和哀思。竹子因受到压迫而死亡,诗人以此表达了人民在暴政下的痛苦和忧虑。
“莫恨秦人鞭赭山”则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他并不希望通过怨恨来改变现状,而是希望通过理解和接纳来寻求改变。赭山即赭山岩,因山石呈赭红色而得名,这里借指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南巡的深深遗憾和哀思,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在暴政下痛苦的深深同情。诗人希望通过理解和接纳来寻求改变,而非怨恨和反抗。这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胸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