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杂咏,集杜》 岁云暮矣增离忧,高视乾坤又可愁。

岁云暮矣增离忧,高视乾坤又可愁。

意思:年终了增加离忧,高看乾坤又可愁。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冬日杂咏,集杜》

全文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名为《登高》。 首句“岁云暮矣增离忧”直接点明诗人所处之时光以及内心的忧虑。“云”字有比喻之意,将时光比作暮年的云彩,使得时光更加具有生命和情感。而“离忧”二字则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忧虑之情。诗人不仅自身面临离别之痛,更担心家人是否安好,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次句“高视乾坤又可愁”中的“高视”二字表达了诗人的高瞻远瞩,也表达了他对天下大事的关心。然而,“乾坤”二字象征着天地、国家,诗人看到国家的动荡不安,自然会生出忧愁。 第三句“弟妹萧条各何在”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萧条”二字描绘了亲人们的现状,充满了悲凉和凄苦。而“各何在”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他们现在何处?是否安好?这些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诗人。 最后一句“竟非吾土倦登楼”中的“倦登楼”表达了诗人的疲惫和厌倦。这里的“楼”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家乡的象征,诗人登高远望,却发现这不是他的家乡,这种失落和无奈让诗人感到疲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凉。杜甫的诗歌常常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这首《登高》也不例外。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云暮矣增离忧,高视乾坤又可愁。
弟妹萧条各何在,竟非吾土倦登楼。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高视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視

    意思:(高视,高视)

     1.向高处看。
      ▶汉·扬雄《甘泉赋》:“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
      ▶《晋书•王徽之传》:“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

  • 乾坤

    读音:qián kūn

    繁体字:乾坤

    英语:heaven and earth

    详细释义:1.本是易经上的两个卦名,后借称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