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雄县观鱼》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意思:拨鳞飞白雪,做鱼末子缕金。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雄县观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渔师之功的,渔师是古代对海神的尊称,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或文人。 首联“渔师临广泽,侍从俯清澜。”描绘了渔师在广阔的海洋上巡视,侍从在清澈的水面上跟随的场景。这里“临”和“俯”两个动词用得巧妙,形象地表达了渔师的高贵地位和威严形象。 颔联“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网宽。”这两句是赞美渔师对王舟的庇护,以及他的仁慈和智慧。这里“瑞入王舟”象征着渔师的神力,而“仁知圣网宽”则表达了人们对渔师智慧和仁慈的赞美。 颈联“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描绘了捕鱼的过程,渔师轻轻拨开鱼鳞,鱼儿在白雪中跳跃,而捕获的鱼则被处理成美食,装在金盘里。这里用“飞白雪”和“缕金盘”来形容捕鱼过程的生动和美食的高贵。 尾联“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描绘了渔师与百姓共享欢乐的场景,人们与渔师一同在水中藻荇间宴饮,同时允许百姓观看捕鱼过程。这里表达了渔师与百姓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们对渔师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渔师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海洋、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官员和文人的要求,即要有仁爱之心,有智慧之才,有公正之德,才能得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渔师临广泽,侍从俯清澜。
瑞入王舟好,仁知圣网宽。
拨鳞飞白雪,行鲙缕金盘。
在藻同周宴,时容万姓看。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白雪

    读音:bái xuě

    繁体字:白雪

    英语:Bai Xue, a Chinese singer

    意思:
     1.洁白的雪。
      ▶《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战国·楚·宋玉《

  • 飞白

    读音:fēi bái

    繁体字:飛白

    英语:feibai

    意思:(飞白,飞白)

     1.亦作“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

  • 鲙缕

    读音:kuài lǚ

    繁体字:鱠縷

    意思:(鲙缕,鲙缕)
    鱼片、肉丝。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又鲙法,鲤一尺,鲫八寸,去排泥之羽,鲫员天肉腮后鬐前,用腹腴拭刀,亦用鱼脑,皆能令鲙缕不着刀。”
     

  • 金盘

    读音:jīn pán

    繁体字:金盤

    意思:(金盘,金盘)
    亦作“金柈”。
     
     1.金属制成的盘。
      (1)餐具。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