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呈大德禅师》 支遁行藏惠远才,几年嵩少避浮埃。

支遁行藏惠远才,几年嵩少避浮埃。

意思:支遁藏好远才行,几年嵩山避开浮埃。

出自作者[宋]尹辅的《呈大德禅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僧人的诗,主要描绘了僧人支遁的才华和修行成果。 首句“支遁行藏惠远才”,表达了诗人对支遁的高度赞扬。支遁是一位有德行、有才华的僧人,他的行止都充满了智慧和慈悲。这里的“惠远”是指他的智慧深远,能够惠及众生。 第二句“几年嵩少避浮埃”,描述了支遁在嵩山少室山隐居修行的情景。他远离尘世的纷扰,专注于修行,以求达到清净的境界。 第三句“八行丹诏云间落,一对紫衣天上来”,描绘了支遁得到皇帝赏识的场景。皇帝下诏赐予他八行丹书,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誉。同时,他还被授予紫衣袈裟,这是佛教高僧的象征。 第四句“诵律夜窗寒月皎,闭门秋渚白莲开”,表现了支遁在修行过程中的虔诚和专注。他在夜晚的窗前诵读佛经,寒月皎洁,心境宁静。而秋天的莲花也在他的门前盛开,象征着他的修行成果。 最后两句“名高自达帝王听,就降殊恩不假媒”,表达了支遁名声远播,连皇帝都听说了他的事迹。因此,皇帝特意赐予他特殊的恩宠,以示对他的尊重和赞赏。这里的“不假媒”意味着这种恩宠并非通过他人介绍或推荐,而是皇帝亲自赐予的。 整首诗通过对支遁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僧人在修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慈悲和成就,以及皇帝对他的赏识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支遁行藏惠远才,几年嵩少避浮埃。
八行丹诏云间落,一对紫衣天上来。
诵律夜窗寒月皎,闭门秋渚白莲开。
名高自达帝王听,就降殊恩不假媒。

关键词解释

  • 浮埃

    读音:fú āi

    繁体字:浮埃

    意思: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
      ▶南朝·梁·江淹《别怨》诗:“膏鑪绝沈燎,绮席生浮埃。”
      ▶唐·刘禹锡《翠微寺有感》诗:“龙髯不可望,玉座生浮埃。”
      ▶宋·苏辙《舜泉

  • 行藏

    解释

    行藏 xíng cáng

    [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