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情诗其二十九?》 ?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意思:?同情郎愁绝还互相鼓励,时间不多再聚首。

出自作者[清]仓央嘉措的《情诗其二十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鹧鸪天》,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深深情感的作品。 首句“结束花帽下妆楼”,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女子在精心打扮后,带着花帽离开了妆楼,走向即将分别的男子。妆楼的花帽,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柔情和离别的哀愁。 “雕鞍别时每牵手”,雕鞍是马鞍,这里代指男子。牵手分别,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怜郎愁绝还相劝”,接下来的一句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她怜爱着男子,但同时也知道离别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她只能劝他,希望他能坚强面对。 “时日无多再聚首”,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时间不多了,他们可能下一次的相见机会不多了,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爱情和不舍。语言简洁而深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结束花帽下妆楼,雕鞍别时每牵手。
?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作者介绍 仓央嘉措简介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关键词解释

  • 相劝

    读音:xiāng quàn

    繁体字:相勸

    短语:劝导 规劝 告诫 劝说 劝戒 劝 规 劝告 劝诱 箴 奉劝 劝诫

    英语:offer advice

    意思:(相

  • 聚首

    读音:jù shǒu

    繁体字:聚首

    短语:团圆 大团圆 团聚 会聚

    英语:gather

    意思:犹碰头;聚会。
      ▶宋·苏舜钦《诣匦疏》:“然民情汹汹,聚首横议,咸

  • 时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時日

    短语:岁月 时光 光阴

    英语:time

    意思:(时日,时日)

     1.时辰和日子。古人迷信,以为时日有吉凶,常以卜筮决之。<

  • 愁绝

    读音:chóu jué

    繁体字:愁絕

    意思:(愁绝,愁绝)
    极端忧愁。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饮聊自遣,放歌颇愁绝。”
      ▶唐·戴叔伦《转应词》:“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 还相

    读音:hái xiāng

    繁体字:還相

    意思:(还相,还相)
    轮流;递相。
      ▶《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
      ▶孔颖达疏:“犹若孟春则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