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京杂诗》 意志新来摧折尽,人间何处可埋愁。

意志新来摧折尽,人间何处可埋愁。

意思:意志新来折断尽,人世间什么地方可以埋葬愁。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燕京杂诗》

全文创作背景

《燕京杂诗》的创作背景与郑板桥在北京的经历和感受密切相关。这组诗作于1725年(雍正三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北京出游。他对仕途的鄙弃、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闲居情趣的向往都在诗中得到了表达。在北京期间,郑板桥放言高论,无所顾忌地评议人物,因此赢得了狂名。然而,他的狂傲态度也引来了那些追求利禄和庸俗之辈的攻击。京师的“强劲风沙”不仅吹打了郑板桥的身体,也对他的雄心和热情造成了打击,使他初入仕途就遭受了挫折。因此,《燕京杂诗》也反映了郑板桥对这种经历的厌倦心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山元气入残秋,感慨时艰涕暗流。
灾异江都曾作赋,功名李广不宜侯。
凤凰可惜供鹰犬,骐骥偏令作马牛。
意志新来摧折尽,人间何处可埋愁。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摧折

    读音:cuī shé

    繁体字:摧折

    英语:break

    意思:
     1.毁坏;折断。
      ▶《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南朝·梁·刘勰

  • 意志

    读音:yì zhì

    繁体字:意誌

    英语:will

    意思: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常以语言或行动表现出来。
      ▶《商君书•定分》:“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难也。”
      ▶晋·葛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新来

    读音:xīn lái

    繁体字:新來

    英语:newly arrive

    意思:(新来,新来)

     1.新近前来;初到。
      ▶《左传•襄公四年》:“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

  • 尽人

    读音:jìn rén

    繁体字:儘人

    意思:(尽人,尽人)
    人人;所有的人。
      ▶宋·王禹偁《五福先后论》:“夫贫富夭寿,人之定数,天之常道,尽人不能易之。”
      ▶《花月痕》第四六回:“民生颠沛,国帑空虚,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