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昌黎伯庙》 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

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

意思:如果没有韩子庙,只有越王台。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谒昌黎伯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感慨。诗人在南海行走多次,却感到东潮未曾来临,形成了一种期待与失落的复杂情绪。诗人借韩子庙和越王台两个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兴衰的思考。 “文字天垂日,兴亡草上埃”是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历史的发展如同天空的太阳一样,不断更迭,而兴衰则像是草上的尘埃,随着风的吹拂而消散。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循环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聊吹鳄溪水,洒越六丁雷”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感叹。聊吹鳄溪水,似乎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洒越六丁雷,又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不屈、激昂热烈的赞美。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沉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海行几遍,东潮欠一来。
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
文字天垂日,兴亡草上埃。
聊吹鳄溪水,洒越六丁雷。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越王台

    引用解释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韩子

    读音:hán zǐ

    繁体字:韓子

    意思:(韩子,韩子)

     1.指战国·韩非。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陈书•袁宪传论》:“韩子称为人臣委

  • 王台

    引用解释

    1.指 春秋 吴王 阖闾 所筑之 姑苏台 ,在 姑苏山 上。一说 夫差 筑。《国语·吴语》:“ 越 师遂入 吴国 ,围王臺。” 韦昭 注:“王臺, 姑苏 。”

    2.指工蜂为培育蜂王所筑的巢房。房形长大,房壁较厚,房口朝下。 巴金 《电》五:“ 英 ,你记住,看见蜂在做王台,就毁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