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瑞洪溯江入信州》 无人共登眺,翘首越王台。

无人共登眺,翘首越王台。

意思:没有人一起登上眺望,翘首越王台。

出自作者[明]蔡汝楠的《自瑞洪溯江入信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暂得辞文牒,虚窗画舫开》是一首描绘诗人乘船游览,欣赏山水美景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暂时摆脱了文书工作的束缚,乘船畅游江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暂得辞文牒,虚窗画舫开”,诗人表达了自己暂时摆脱了文书工作的束缚,得以乘船畅游江景的欣喜之情。虚窗画舫开一句,描绘了船窗打开,船只轻盈地行驶在江面上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 颔联“江趋鄱口落,山向信州来”,诗人描绘了江水奔流不息,鄱口落去,山峰向信州移动的景象。这一联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出了江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颈联“接树迷帆入,残莺唤梦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船行的景色。接树迷帆中,诗人似乎看到了船行时接连不断的树木和迷蒙的船帆,表现出船行的快速和江面的宽广。残莺唤梦回一句,则描绘了黄莺在唤醒诗人的梦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享受。 尾联“无人共登眺,翘首越王台”,诗人表达了自己独自登高远眺的孤独和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翘首越王台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越王台的向往,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乘船游览,欣赏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有人陪伴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暂得辞文牒,虚窗画舫开。
江趋鄱口落,山向信州来。
接树迷帆入,残莺唤梦回。
无人共登眺,翘首越王台。

关键词解释

  • 越王台

    引用解释

    1.在今 浙江 绍兴 种山 ,相传为 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登临之处。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吴 既灭 越 ,栖 勾践 于 会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践 得 范蠡 之谋,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馆贤士。今 会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残作楚骚。”

  • 翘首

    读音:qiáo shǒu

    繁体字:翹首

    短语:抬头

    英语:raise one\'s head and look

    意思:(翘首,翘首)
    抬头而望。多以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王台

    引用解释

    1.指 春秋 吴王 阖闾 所筑之 姑苏台 ,在 姑苏山 上。一说 夫差 筑。《国语·吴语》:“ 越 师遂入 吴国 ,围王臺。” 韦昭 注:“王臺, 姑苏 。”

    2.指工蜂为培育蜂王所筑的巢房。房形长大,房壁较厚,房口朝下。 巴金 《电》五:“ 英 ,你记住,看见蜂在做王台,就毁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