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栖鸾子送所亲过宝积题壁间》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意思:寺院经行地,征税人去住心。

出自作者[宋]张元干的《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栖鸾子送所亲过宝积题壁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春江和云峤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登临胜景的感受。 首句“春江因送客”直接点明时间和场景:春天,江边,送别。诗人因为要送别客人,来到江边,看到春江美景,引发感慨。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云峤更登临”则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不仅不因离别而沮丧,反而更加振奋,选择继续登高,欣赏更美的云峤风光。这一句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精舍”,这可能是一个寺庙或者修行的地方,他在这里经过,感受着这里的宁静和祥和。对于“征人”,也就是远行的战士,他们在这里停留,感受着这里的温暖和慰藉。这两句既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感受。猿啼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响起,打断了诗人的美梦;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轻轻飘落,映照出窗子的阴影。这两句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清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最后,“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美好相聚的珍视,他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因为这样的相聚实在是太难得了。这两句既是对这次相聚的赞美,也是对未来分别的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江和云峤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豁达乐观的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江因送客,云峤更登临。
精舍经行地,征人去住心。
猿啼清梦断,花落晓窗阴。
胜践成三宿,俱来此意深。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关键词解释

  • 经行

    读音:jīng xíng

    繁体字:經行

    意思:(经行,经行)

     1.经术和品行。
      ▶《汉书•师丹传》:“丹经行无比,自近世大臣能若丹者少。”
      ▶《后汉书•牟融传》:“司徒范迁荐融忠正公方,经行

  • 精舍

    读音:jīng shè

    繁体字:精捨

    英语:vihara

    意思:
     1.学舍;书斋。
      ▶《后汉书•党锢传•刘淑》:“淑少学明《五经》,遂隐居,立精舍讲授,诸生常数百人。”
      

  • 地征

    读音:dì zhēng

    繁体字:地徵

    意思:土地税。
      ▶《周礼•地官•大司徒》:“制天下之地征。”
      ▶郑玄注:“征,税也。”
      ▶唐·颜萱《过张社处士丹阳故居》诗:“柴扉草屋无人问,犹向荒田责地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