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州峒氓》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意思:青箬包裹盐回去酮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出自作者[唐]柳宗元的《柳州峒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方异乡风情的诗,通过对南方百姓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南方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 首联“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描绘了诗人抵达南方城市后,初次接触到异乡人的情景。这里的“郡城”指的是南方城市,“通津”则是指城市中的重要水道。诗人站在通津桥上,看到了南方的百姓穿着不同的服饰,说着不同的语言,使他感到陌生和疏离。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南方地域的广阔和文化的多样性。 颔联“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进一步描绘了南方百姓的生活场景。诗人看到背盐的峒客用青箬包裹着盐巴,赶着饭点去送饭的妇人则用绿荷包着饭食。这一联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南方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传达出南方地域的富饶和百姓的勤劳。 颈联“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描绘了南方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信仰。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之际,人们用鹅毛缝制御腊,祭祀山神;在水中生活的人们则以鸡骨卜卦,祈求平安。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南方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诗人面对陌生的官府和语言不通的困境,感到忧虑和迷茫。他想要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却发现语言不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异乡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南方文化的敬畏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南方异乡风情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诗人通过对百姓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南方地域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异乡生活的迷茫和孤独感。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南方地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作者介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关键词解释

  • 荷包

    解释

    荷包 hébāo

    (1) [pouch]∶钱袋

    张公接过银子,看一看,将来放在荷包里。——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2) [pocket]∶衣服上的兜儿

  • 青箬

    读音:qīng ruò

    繁体字:青箬

    意思:(参见青篛)
    亦作“青篛”。
     
     1.箬竹的叶子。箬竹叶大质薄,常用以裹物。
      ▶唐·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 虚人

    读音:xū rén

    繁体字:虛人

    意思:(虚人,虚人)
    浮而不实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言不计于反覆,好轻诺而无实者,虚人也。”

    解释:1.浮而不实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