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意思:犀柄多次登上三殿讲,琅函新翻译五天书。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译经惣持大师致宗之泗上礼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禅宗修行者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追求真理、不拘泥于形式、自在解脱的精神状态的敬仰。 首句“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心印传承,得到佛法的精髓,不屑于追求声闻的境界,即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物质的利益。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两句描绘了禅修者深入讲解佛经,传播真理的形象,他们不断登上讲坛,讲解新译的佛经,传播真理。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两句描绘了禅修者的行动,他们离开莲华塔,解缆起航,去往新的修行之地,表现出他们追求真理、无畏无惧的精神。 最后“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两句表达了禅修者的态度,他们随顺世缘,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无论是经行还是静坐,都能保持自如的心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禅修者追求真理、不拘形式、自在解脱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无私奉献、追求真理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傳心印得衣珠,不学声闻证有馀。
犀柄屡登三殿讲,琅函新译五天书。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随顺世缘无所住,经行宴坐自如如。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五天

    读音:wǔ tiān

    繁体字:五天

    意思:
     1.见“五天竺”。
     
     2.天。古代谓天有皇天、昊天、旻天、上天、苍天等五种别号,故称。
      ▶明·方孝孺《观乐生传》:“五天朗洁时,纤滓不敢留。”

  • 犀柄

    读音:xī bǐng

    繁体字:犀柄

    意思:指犀柄麈尾。
      ▶唐·陆龟蒙《村夜》诗之一:“遇敌舞蛇矛,逢谈捉犀柄。”
      ▶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参见“犀柄麈尾”。

  • 三殿

    读音:sān diàn

    繁体字:三殿

    意思:
     1.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
      ▶《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者,麟德殿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三院。结邻郁仪楼即三殿之东西廊也。”
      ▶唐·杜甫《送翰林

  • 天书

    读音:tiān shū

    繁体字:天書

    短语:禁书 伪书 闲书 藏书

    英语:a sealed book

    意思:(天书,天书)

     1.帝王的诏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