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涉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意思:白天过松路尽,暮投兰若边。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是一首对一公禅师的赞美诗。一公禅师的高尚品格和深邃禅理,通过诗人的描绘和赞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梵流诸壑遍,花雨一峰偏”,诗人以高耸入云的的太白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公禅师的高顶出风烟的景象。在众多清澈的溪流和山涧中,一公禅师的修行场所显得格外突出,仿佛梵音流淌在每一个山谷,花雨洒落在山峰的一侧,生动地描绘出一公禅师在山中修行的高尚境界。
颔联“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诗人进一步赞美一公禅师的修行态度,他无心隐迹于山林,却因立教而名传。这表达了一公禅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颈联“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诗人用生动的描绘来表达一公禅师的法门深奥,连鸟都会飞来聆听,客人离去后更安心修禅。这进一步展示了禅师的智慧和魅力。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白天涉足松间小路、夜晚投宿幽兰寺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山中幽静的环境和一公禅师的生活状态。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一公禅师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最后,“岂唯暂留宿,服事将穷年”,诗人表示不仅愿意暂时留宿山中服侍禅师,更希望能够终年陪伴左右,表达了对一公禅师的深厚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公禅师的赞美,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深邃的禅理。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一公禅师生活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的敬仰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