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 [李益]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李益]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意思:[李]追欢您舒适性增加,我一口独饮。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与宣供奉携瘿尊归杏溪园联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沃洲僧和杏溪叟两位隐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儒释文章的理解。 首句“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园子,园中种植着各种蔬菜和花卉,园主人在这里种植、浇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瘿尊则是用瘿木制成的酒器,形状独特,颇具古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园主人勤劳、朴实、自足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惟有沃洲僧,时过杏溪叟。”沃洲僧和杏溪叟都是隐居在山林中的高人,他们过着清净、淡泊的生活,与世无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释文章的理解。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而佛教思想则强调人的内心清净和超脱。而文章则是儒释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释文章的理解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追欢适性的追求。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释思想的看法。虽然儒释思想不同,但是它们都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完善。而文章则是儒释思想的载体之一,它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章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沃洲僧和杏溪叟两位隐士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儒释文章的理解。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勤劳、朴实、自足的生活态度的赞美和对儒释思想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
惟有沃洲僧,时过杏溪叟。
[李益]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
[广宣]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欢君

    读音:huān jūn

    繁体字:歡君

    意思:(欢君,欢君)
    犹情人。
      ▶汉·焦赣《易林•临之小过》:“夹河为婚,水长无船;遥心失望,不见欢君。”

    解释:1.犹情人。

  • 李益

    读音:lǐ yì

    词语解释

    ⒈  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年间进士。早年曾多次在边镇充幕官。后入朝,官至礼部尚书。以写边塞诗著称。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名篇。有《李君虞诗集》。

    国语辞典

    李益

  • 空口

    读音:kōng kǒu

    繁体字:空口

    英语:eat dishes without rice or wine

    意思:
     1.谓不拿出事实或采取措施,光凭口说。
      ▶《旧唐书•宪宗纪下》:“

  • 追欢

    读音:zhuī huān

    繁体字:追歡

    意思:(追欢,追欢)
    亦作“追驩”。
     犹寻欢。
      ▶唐·谷神子《博异志•许汉阳》:“客中止一宵,亦有少酒,愿追欢。”
      ▶宋·苏轼《去岁与子野游逍遥堂》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