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 等身杀青作,余事记风土。

等身杀青作,余事记风土。

意思:等自己加工制作,其余的事情记风土人情。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

全文创作背景

陈三立的《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的创作背景与可园的历史和人物有关。可园是广东近代著名的园林,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之一,其设计精巧,充满了文化气息。而陈伯雨翁则是当时的文人墨客,与陈三立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陈三立为了表达对陈伯雨翁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创作了这首题画诗。 此外,陈三立作为近代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因此,《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也可能寓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陈三立的《可园传易图为陈伯雨翁题》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园林文化、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岁寄江南,耆旧瞻四五。
播吟往还径,筇袂互翔舞。
一瞬扫霆雹,追忆指画肚。
硕果可园翁,望与钟阜伍。
等身杀青作,余事记风土。
雅故启后生,人师骚坛主。
挺立兵戈际,其气如龙虎。
隐几出商歌,魈魅莫敢侮。
偶遭张藉阨,破翳神为弩。
天还读书眼,细字万物睹。
忧患老学易,证圣药狂瞽。
悠悠姬孔情,浃洽须眉古。
发蒙图中人,百代映谈麈。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余事

    读音:yú shì

    繁体字:餘事

    英语:remaining matter

    意思:(余事,余事)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庄子•让王》:“帝王

  • 等身

    读音:děng shēn

    繁体字:等身

    英语:[Formal] (of one\'s writings) would equal to one\'s height if stacked up

    意思:与身高

  • 杀青

    读音:shā qīng

    繁体字:殺青

    英语:deactivation of enzymes

    意思:(杀青,杀青)

     1.古代制竹简程序之一。将竹火炙去汗后,刮去青色表皮,以便书写和防蠹。

  • 风土

    读音:fēng tǔ

    繁体字:風土

    短语:俗 人情 风俗 传统 风 遗俗 习俗 民俗

    英语:climate

    意思:(风土,风土)

     1.本指一方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