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意思:伯夷、叔齐为什么清,还饿不吃周朝。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人生、友情、道德、仕途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段描述了诗人的平生交友之道,强调以道义为标准,与良朋好友相处,即使遭遇困难也始终不渝。第二段则是对往日朋友的怀念,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中提到的“六七辈”,并非泛泛之交,而是值得珍惜的朋友,他们之间的议论坦诚相待,肝胆相照,共同分享快乐和忧愁。 接下来,诗人对出仕和隐居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强调了与人为善、同乐同忧的原则,即使在沟中断的情况下,也不愿附人樛,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同时,他也对张平子那样的闲居生活表示向往,希望自己能够像种香兰一样,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 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仕途的感慨和决心。他愿意在贫贱中死去,而不愿做儿女的羞耻。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夷齐那样清廉自守,即使饿死也不食周粟。这表明了诗人对道德和原则的坚守,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道德、仕途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
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
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
议论吐肝胆,慷慨从窜投。
上能同所乐,下能同所忧。
出处乃一致,颜色无媚媮。
诗书每博约,文酒时献酬。
其间最达者,今已问喘牛。
我如沟中断,不入刀斧锼。
未忍舍素业,笔墨老更遒。
岂愿学葛藟,柔弱附彼樛。
但慕张平子,闲居吟四愁。
譬若种香兰,幸勿忧臭莸。
顾兹发向衰,仕路行将休。
自甘贫贱死,肯作儿女羞。
夷齐何其清,尚饿不食周。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其

    读音:hé qí

    繁体字:何其

    英语:what; how

    意思:
     1.怎么那样;为什么那样。用于疑问句。
      ▶《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宋·苏轼《乞不

  • 夷齐

    读音:yí qí

    繁体字:夷齊

    意思:(夷齐,夷齐)
    伯夷和叔齐的并称。
      ▶《孔丛子•陈士义》:“夷·齐无欲,虽文·武不能制。”
      ▶唐·李白《梁园吟》:“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 清尚

    读音:qīng shàng

    繁体字:清尚

    意思:清白高尚。亦谓高尚的节操。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尚书清尚,敕行整身。”
      ▶《北齐书•李绘传》:“前后行人,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