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意思:就像离开西楼二千里,行人到这里没有思家。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风景和感受的诗,具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古关、衰柳、寒日、夕阳、思乡等多种元素,构成了一幅旅人旅途中的画面。
首句“古关衰柳聚寒”,诗人以古关、衰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这里的“衰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聚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季节,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凄凉之感。
“驻马城头日欲斜”描绘了旅人在城头上驻马,夕阳西下的情景。这里既描绘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描绘出了空间的转换,从古关衰柳的环境转换到了城头的场景。同时,“日欲斜”也暗示了夜晚的来临,为后面的“莫思家”做了铺垫。
“犹去西楼二千里”,诗人通过描述距离的遥远,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这里的“犹去西楼二千里”不仅是对距离的客观描述,也包含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无奈。
“行人到此莫思家”,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这里,“莫思家”是对思乡情感的直接表达,而“行人到此”则将这种情感推及到所有旅人身上,使这首诗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关、衰柳、寒日、夕阳等元素,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