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思十首》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

意思:赦免回到儋耳海,贬谪而死瘴城应该。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诗思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几位伟大诗人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卓越诗歌才华的敬仰之情。 首句“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诗人将陶渊明和杜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这两位诗人的敬仰之情。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而杜甫则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两位诗人的诗歌成就,无疑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这两句诗是对陶渊明和杜甫命运的描述。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而被贬谪,流放到儋耳海一带,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杜甫则因政治斗争的牵连而被流放到瘴气弥漫的地区,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诗歌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两位诗人的命运虽然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他们的诗歌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 “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这两句诗是对两位诗人的生活环境的描述。陶渊明被贬谪到寒冷的地方,但他却能在那里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杜甫被流放到南方瘴气弥漫的地方,但他却在那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两位诗人的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之情。 最后两句“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是对韩愈和柳宗元的赞美。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诗歌作品和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韩愈和柳宗元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将他们和其他伟大的诗人一起供奉在八贤祠中,以纪念他们的卓越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对他们卓越诗歌才华的敬仰和对他们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他们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对他们命运坎坷的同情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古陶兼杜,谁堪配飨之。
赦还儋耳海,谪死瘴城宜。
无己玉堂冻,去非榕岭驰。
更添韩与柳,欲筑八贤祠。

关键词解释

  • 儋耳

    读音:dān ěr

    繁体字:儋耳

    意思: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