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借韵小行》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意思:天低云淡村村好,下过雨山深物物幽。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又借韵小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杖屦寻诗问所由》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首句“杖屦寻诗问所由”中,“杖屦”指的是诗人手执手杖、脚穿麻鞋,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游山玩水的典型装扮。“寻诗”和“问所由”则分别展现了诗人的文艺气质和对生活的探索精神,他不仅在寻找诗歌的灵感,也在探寻生活的意义和真相。 “一天划木叶知秋”描绘了诗人划着木叶舟,在蓝天白云下划水,感受秋天的凉意。这里的“一天”既指广阔的天空,也指诗人开阔的胸怀;“木叶”则象征着秋天的落叶,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人生如落叶,短暂而美丽。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两句描绘了诗人在云淡天低、雨后山深的环境中,看到了每个事物都显得如此幽美和宁静。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对生活环境的赞美。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看到的细节:岩头苔藓斑驳,树尾鸟声柔和。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真实和生动,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关注。 最后,“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市朝尘事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开始嘲笑从前追求名利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在面对世俗纷扰时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杖屦寻诗问所由,一天划木叶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
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低云

    读音:dī yún

    繁体字:低雲

    造句:

  • 物物

    读音:wù wù

    繁体字:物物

    英语:all things

    意思:
     1.指人对于万物的役使、支配。
      ▶《庄子•在宥》:“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成玄

  • 过山

    读音:guò shān

    繁体字:過山

    意思:(过山,过山)
    宋人称美佳酿之名。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