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泊小孤山作》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意思: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船卷雪来。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晚泊小孤山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江南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洒脱的性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江势东南陡折回,两山屹立地维开。”描绘了江水在东南方向陡然转折,两岸高山耸立,仿佛撑开了大地的边缘。诗人用雄健的笔触勾勒出江南地势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颔联“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进一步描绘了江南风景的动态美。诗人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狂风劈裂山石、轰鸣如雷的景象,以及惊涛骇浪翻滚如雪的气势。这些描绘既生动又逼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江南的壮丽和磅礴。 颈联“扪虱王孙初睥睨,饱鱼乌鬼但毰毸。”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色彩。“扪虱王孙”和“饱鱼乌鬼”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博学多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尾联“物情岂识忘形乐,啸倚樯干独快哉。”诗人以“物情岂识忘形乐”表达了自己的超然态度,认为万物并不能真正理解那种忘形的快乐。而“啸倚樯干独快哉”则展示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洒脱的情怀,他倚靠在船桅上,长啸一声,感到无比畅快。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豪迈性格和洒脱情怀。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使诗歌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心灵震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势东南陡折回,两山屹立地维开。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扪虱王孙初睥睨,饱鱼乌鬼但毰毸。
物情岂识忘形乐,啸倚樯干独快哉。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骇浪

    读音:hài làng

    繁体字:駭浪

    意思:(骇浪,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王粲《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骛,驰骇浪而赴质。”
      ▶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 颠风

    读音:diān fēng

    繁体字:顛風

    意思:(颠风,颠风)

     1.暴风;狂风。
      ▶唐·元稹《人道短》诗:“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
      ▶宋·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

  • 轰雷

    读音:hōng léi

    繁体字:轟雷

    意思:(轰雷,轰雷)
    响雷。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红楼梦》第九六回:“外头轰雷一般,几个小厮齐声答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