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晓》 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

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

意思:洗砚冰纹破,靠着火炉色春。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冬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灰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的感受和生活状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描绘了屋顶的霜和寒冷的空气,以及早晨雾气弥漫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寒冷且沉闷的氛围。 颔联“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进一步描述了天气的昏暗和风尘漫天,使得太阳难以出现,展现了冬季的严寒和灰暗。 颈联“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中,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冰冷的砚台与火焰熊熊的炉子进行对比,表现了室内的温暖和生机。 尾联“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作为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寒冬的无奈和期待,同时也预示着雨雪天气将更加令人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沉闷、灰暗、寒冷的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室内的温暖和生机,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著瓦霜华冷,暝空晓雾均。
气昏难见日,风过易生尘。
洗砚冰纹破,凭炉火色春。
莫嫌寒尚薄,雨雪更愁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砚冰

    读音:yàn bīng

    繁体字:硯冰

    意思:(砚冰,砚冰)
    砚水冻成的冰。
      ▶唐·周贺《冬日山居思乡》诗:“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唐·贾岛《重与彭兵曹》诗:“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

  • 炉火

    读音:lú huǒ

    繁体字:爐火

    短语:炭火 渔火 狐火 灯火

    英语:ingle

    意思:(参见炉火,鑪火)

    解释:1.生了火的炉子。

  • 冰纹

    读音:bīng wén

    繁体字:冰紋

    意思:(冰纹,冰纹)
    亦作“冰文”。
     人字形伞盖状的花纹。
      ▶唐·李益《写情》诗:“冰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