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定观音赞》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意思:当把这看像是看,以此为果实妄想。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入定观音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诗,主要讲述了通过观照佛法,达到解脱生死、超越世间苦难的目的。 首先,诗中提到了世间种种声音和现象,人们通过耳朵听闻,而非目睹。这暗示了人们通常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片面的,往往只是通过感官来感知和理解世界,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真理。 接着,诗中提到了观照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观照,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解脱。这里的观照是指通过冥想和禅修,使心灵达到一种平静和明晰的状态,从而能够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诗中强调了“无我”的观念,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空无所有的,没有固定的实体性。这进一步说明了人们通常对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认识,即认为自己是有实体性的存在,而忽视了自我和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 最后,诗中提到了佛子应该如何观照世界。他们应该远离妄想和执着,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明晰。如果失去了本心,就会陷入颠倒妄想,无法看到真实的佛法和大士妙色身。因此,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明晰是解脱生死的关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禅宗的观念,即通过观照佛法,达到解脱生死、超越世间苦难的目的。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明晰,远离妄想和执着,才能看到真实的佛法和世界的真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
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
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种种音声相。
佛子能作如是观,永离世间生死苦。

关键词解释

  • 妄想

    读音:wàng xiǎng

    繁体字:妄想

    短语:白日梦 痴心妄想 春梦 理想化 奇想

    英语:(v) vainly attempt

    意思:
     1.佛教语。谓妄为分别

  • 如是

    读音:rú shì

    繁体字:如是

    英语:so

    意思:
     1.像这样。
      ▶《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
      ▶宋·叶适《送林子柄

  • 以此

    读音:yǐ cǐ

    繁体字:以此

    英语:[法] here by

    意思:
     1.犹言用这,拿这。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

  • 实成

    读音:shí chéng

    繁体字:實成

    意思:(实成,实成)

     1.诚实,不虚假。
      ▶元·乔吉《新水令•闺丽》曲:“若是真么,回与我句实成的话。”
     
     2.成熟。
      ▶李大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