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意思: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考。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的诗,通过对芙蓉和金菊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深远意境。 首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就描绘出了芙蓉和金菊争芳斗艳的情景,而天气也即将进入重阳节。这句诗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开始,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秋天画卷。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远处的村庄被秋色渲染如画,红叶之间夹杂着稀疏的黄叶,色彩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这几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境,流水轻淡,碧空悠长,道路茫茫,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在这里,诗人登高远望,期待着鸿雁的归来,而这也引发了他无限的思量。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秋天的景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色彩对比、细节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深远意境。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和韵味,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鸿雁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雁

    短语:雁 大雁 鸿

    英语:swan goose

    意思:(鸿雁,鸿雁)
    见“鸿鴈”。

    详细释义

  • 思量

    读音:sī liang

    繁体字:思量

    短语:沉思 盘算 寻味 思维 构思 虑 考虑 琢磨 默想 想 揣摩 思想 酌量 合计 寻思 思

    英语:consider

  • 凭高

    读音:píng gāo

    繁体字:憑高

    意思:
     补证条目
    登高;凭借高处。
    ▶唐姚鹄《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凭高目断无消息,自醉自吟愁落晖。”
    ▶唐李洞《题咸阳楼》诗:“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

  • 目断

    读音:mù duàn

    繁体字:目斷

    意思:(目断,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丘为《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宋·晏殊《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 无限

    读音:wú xiàn

    繁体字:無限

    短语:无以复加 卓绝 亢 极度 不过 无上 极端 绝顶 极 无与伦比 最好 太 尽 透顶 极其 极致 最 绝 顶

    英语:unlimited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