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风 林朝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意思:
要相伴赤松游,成功拂衣而去。
出自作者[当代]金庸的《古风 林朝英》
全文创作背景
金庸创作《古风·林朝英》这首诗的背景是为了塑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人物林朝英的形象。这首诗描绘了林朝英一生行侠仗义、英勇无畏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通过这首诗,金庸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朝英这个角色的性格和经历,也为整个小说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以参考原书或咨询金庸先生获取。
相关句子
他日赤松游。
-- 出自《菩萨蛮·功名饱听儿童说》作者:[宋]辛弃疾
还疑赤松子。
-- 出自《春日登金华观》作者:[唐]陈子昂
早爱赤松游。
-- 出自《答洛阳主人》作者:[唐]陈子昂
缅想赤松游。
-- 出自《秋园卧病呈晖上人》作者:[唐]陈子昂
赤松垂空言。
--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将随赤松去。
-- 出自《古风其七》作者:[唐]李白
了知是赤松。
-- 出自《古风其二十》作者:[唐]李白
归共作,赤松伴。
-- 出自《乳燕飞/贺新郎》作者:[宋]无名氏
赤松游其上。
-- 出自《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
-- 出自《蝶恋花·青玉一枝红类吐》作者:[宋]王安中
要伴姮娥,与月循环睡。
-- 出自《苏幕遮·地偏灵》作者:[宋]马子严
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
-- 出自《苏幕遮·地锺灵》作者:[宋]俞紫芝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
-- 出自《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作者:[宋]辛弃疾
要伴赤松子,终辞青琐郎。
-- 出自《赠别陈给事》作者:[宋]林季仲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 出自《长生观》作者:[宋]李焘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 出自《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作者:[唐]李白
此来莫讶凭栏久,杰阁新成拂翠微。
-- 出自《四月十五游僧寺》作者:[宋]李昴英
不然拂衣去。
-- 出自《答洛阳主人》作者:[唐]陈子昂
念君拂衣去。
-- 出自《送綦毋秘(一作校)书弃官还江东》作者:[唐]王维
拂衣去何处?
-- 出自《京还赠张(一作王)维》作者:[唐]孟浩然
一笑拂衣去,嵩
-- 出自《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作者:[元]元好问
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 出自《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作者:[唐]李白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 出自《秋梦》作者:[唐]杜牧
诗句原文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重阳起全真,高视仍阔步。
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据。
妄迹复知非,收心活死墓。
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於今终南下,殿阁凌烟雾。
作者介绍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关键词解释
赤松
读音:
chì sōng
繁体字:
赤鬆
英语:
spruce
意思:
1.即赤松子。
(1)《楚辞•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韩非子•解老》:“赤松得之
赤松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