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学士石屏歌》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意思:晨光进入森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吴学士石屏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鸟类生活的诗,通过对晨光中鸟类惊飞和树林中鸟巢、鸟类的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动和美丽。 首句“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直接描绘了晨光入林,鸟儿惊动的场景,通过“腷膊”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鸟儿惊慌飞起的声音。接着,“穿林四散投空去,黄口巢中饥待哺”,进一步描述了鸟儿惊飞后的场景,黄口雏鸟在巢中饥饿等待喂食,生动地表现了鸟类的生活状态。 “雌者下啄雄高盘,雄雌相呼飞复来”,描述了鸟类互相照顾雏鸟的情景,表现了鸟类的亲情和互助精神。接下来的“还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描绘了空林中鸟儿自在歌唱的场景,古木参天,枝屈蟠绕,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在描述完鸟类的生活后,诗人又转向了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下有怪石横树间,烟埋草没苔藓斑”。这里的怪石、草木、苔藓、黄口雏鸟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借问此景谁图写,乃是吴家石屏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吴家石屏的赞美,认为这些石头能够将自然景象表现得如此生动美丽,实属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鸟类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动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如“腷膊”、“穿林四散”、“黄口巢中”、“雌者下啄雄高盘”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惊叹和对人类雕刻技艺的赞美,认为万物生长自有其规律,而雕刻技艺则可以表现万物的千变万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鸟类生活的佳作,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晨光入林众鸟惊,腷膊群飞鸦乱鸣。
穿林四散投空去,黄口巢中饥待哺。
雌者下啄雄高盘,雄雌相呼飞复。
还空林无人鸟声乐,古木参天枝屈蟠。
下有怪石横树间,烟埋草没苔藓斑。
借问此景谁图写,乃是吴家石屏者。
虢工刳山取山骨,朝鑱暮斲非一日,万象皆从石中出。
吾嗟人愚不见天地造化之初难,乃云万物生自然。
岂知镌鑱刻画丑与妍,千状万态不可殚。
神愁鬼泣夜不得闲,不然安得巧工妙手惫精竭思不可到,若无若有缥缈生云烟。
鬼神功成天地惜,藏在虢山深处石。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晨光

    读音:chén guāng

    繁体字:晨光

    英语:daylight; dawn

    意思:曙光;阳光。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

  • 群飞

    读音:qún fēi

    繁体字:群飛

    意思:(群飞,群飞)

     1.齐飞;成群地飞。
      ▶三国·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十三:“鱼龙瀺灂,山鸟群飞。”
      ▶晋·潘岳《射雉赋》:“涉青林以游览兮,乐羽

  • 入林

    读音:rù lín

    繁体字:入林

    意思:归隐林下。
      ▶唐·王维《酬贺四赠葛中之作》诗:“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唐·贾岛《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诗:“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
      ▶清·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