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建康六感·梁》 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

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

意思:那知千佛力量,不排除一个战乱。

出自作者[宋]刘子翚的《建康六感·梁》

全文创作背景

《建康六感·梁》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和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建康(今南京)是宋朝的都城,而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重新立都于建康,这个时候的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子翚面对这样的历史背景,借古讽今,通过咏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 以上只是简要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开图属英睿,失国由昏懦。
斯人异前修,拨乱旋致乱。
轻刑下益肆,厚爵臣弥叛。
聪明驰万机,精苦徒宵旰。
凤冕敬方袍,鸾旗游彼岸。
悠然弃从怀,临机复难断。
那知千佛力,不纾一寇难。
酒色覆商周,神仙荡秦汉。
趋亡固多轨,荒迷卒同贯。
微圣常鲜终,抚岫三慨叹。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关键词解释

  • 寇难

    读音:kòu nán

    繁体字:寇難

    意思:(寇难,寇难)
    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